人们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
- 冷却、降温:利用海水为发电厂和其他工业设施提供冷却。 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:- 海水淡化:将海水转化为淡水供人类使用。- 海水中提取元素:直接从海水中提取金、铀、氘、溴、碘、镁、钾等元素。- 海水中提取化合物:提取食盐、芒硝、石膏、重水、卤水等化合物。
海洋增养殖业通过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管理,提高产量,丰富市场供应。油气业则通过深海勘探与开采技术,增加能源供应。旅游业依托海洋资源的自然美景,吸引游客,促进地方经济发展。医药业则利用海洋生物的特殊成分,开发新药,改善人类健康。
人类活动在近海和海洋表面,要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;深海活动要能适应黑暗、高压、低温、缺氧的环境;海水的腐蚀性强,海冰的破坏性大,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。因此,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、技术难度高、风险大。
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发展海洋渔业,通过捕捞和养殖等方式获取海洋生物作为食物和其他工业原料。(2)在海洋矿产资源方面,人类已开始开采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气,这些资源在全球能源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我国在海洋开发领域取得的成就
中国在海底油气开采、深海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、海水养殖、海底隧道、海上人工岛等海洋空间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。海洋开发是对海洋及其周围环境(大气、海岸、海底等)进行资源开发和空间利用活动的总称。).人类通过海洋开发,将海洋的潜在价值转化为实际价值,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。
海洋科学研究:中国在海洋科研领域取得诸多成就,如在南海和东海等海域开展了一系列科学考察和调查,推动了深海勘探和海洋环境保护等研究。总体而言,中国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。然而,同时也面临海洋环境污染和过度开发等挑战。因此,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。
在国际合作方面,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,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广泛的海洋科技合作与交流。通过参与国际海洋科研计划、共同开发海洋资源等方式,我国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海洋科技实力,也为全球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出了贡献。
我国在海洋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。过去40年中,我国建立了以海洋环境监测技术、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技术、海洋通用工程技术为主体的海洋高新技术体系,覆盖了20多个技术领域。
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,我国已经成功实施了众多项目,包括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与生产、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海洋工程的建设和运营。 我国已经完成了“九五”和“十五”计划中确定的海洋资源开发目标,这些成就显著提升了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总体水平。
海洋经济“禀赋”高,新兴产业异军突起
1、我国海洋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,产业结构进入了深度调整新阶段。海洋经济门类多,潜力大,在重视海洋资源开发基础上要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布局,不断壮大海洋新兴产业。
2、海洋经济潜力巨大。深圳通过培育海洋产业集群、推进海洋专项规划和政策,促进海洋产业崛起。《规划》突显深圳海洋优势,推动陆上产业向海拓展,加速海洋新兴产业培育。深圳致力于打造海洋科技创新中心,高标准建设“深圳海洋大学+国家深海科考中心”,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模式,完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联动机制。
3、近10年特别是“九五”以来,我国海洋经济一直保持在年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水平。“九五”期间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年均 17%。
4、进入21世纪以来,人们逐渐认识到海洋资源过度开发带来的后果,我国的海洋经济出现了向“又好又快”方向转变的发展趋势,海洋三次产业结构转变为54748,高技术、高附加值的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,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,海洋经济的综合实力、基础设施和国际化程度都得到显著增强。
5、我国的海洋资源态势 海洋是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。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(海洋空间)资源、海洋生物资源、海洋能源、海洋矿产资源、海洋旅游资源、海水资源等。
6、经济发展进入内需与外需的均衡增长阶段。今年以来,虽然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、要素资源价格过高等不利因素的冲击,长三角区域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,这主要得益于内需的拉动作用增强。以上海为例,1999~2005年最终消费、资本形成和净流出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4%、42%和5%。